憶 王 茶點傳師 by 管理員

故 王 茶點傳師生平略歷

王 茶點傳師生於民國廿二年農曆二月初一日,仙逝於民國一零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農曆正月初六日,享壽八十三歲。

   回想您在道中的一生,關帝聖堂,興建將近竣工時,民國五十九年底,就進入幫忙整理環境,民國六十年元月六日落成,您覺得應該可以回家了。但是,王老前人希望您留下來,當下,您毫不思索,就立願捨身行道,從此,您的一生就奉獻於道中,這種大無畏之精神,很值得後學們敬畏。    

後來的關帝聖堂文化大樓,您也很用心參與建設,終於在民國九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農曆八月十五日落成。

四十幾年的寒暑歲月,在關帝聖堂服務,就擔任很多堂務,剛落成後,萬事待興,也要到處去開荒及渡人求道。是年,受『定襄大仙』蘇昭銘總點傳師之託付,開始學習做香,這是一項很辛苦之任務,可是聰敏的您,很快就能擔當此任,一直到『關帝聖堂』文化大樓落成後才委外製作。

六十五年七月廿日,蒙受 王老前人舉薦於天,領授點傳師命。七、八十年間,葉天龍總點傳師,將道中庶務,再託任於您,您也無怨無悔接受此重託。

在農曆十二月十五日,您因身體不適,前往成大醫院就醫,後輾轉來台南署立醫院。俗話說的好:『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悲歡離合總無常,人生總是有離別的時候。您仍然在今年正月初六日蒙 老寵召,功德圓滿,回天繳旨。

大姊!您在道中的『勳功事績』很多,不勝枚舉,只略舉一二,俾使其道範永垂於世。    

87年攝於本敬聖堂安堂時

攝於關帝聖堂舊廚房

永遠的思念── 王 茶 阿姑

永別矣!阿姑!

關帝聖堂大家口中的大姊,是我們從小最慈愛的姑姑!這次是上天在開玩笑嗎? 平時身影嬌小,慈祥和藹的姑姑,身體嬌弱的您,雖然有皮膚上的問題,但是這一次,我們都不敢相信您因感冒而已經離開我們了!我們再也見不到您的慈容,以及偶而見面時的關心叮嚀,從此以後,家族中就少了一位慈祥的長者了。

回顧您燦爛又低調的一生,您於民國22年2月出生於台南縣關廟鄉,民國45年,二十歲的青春少女時期,就虔心求道,並在民國五十九年底關帝聖堂興建竣工,就進入聖堂,協助整理環境,並於翌年民國六十年農曆正月初六落成時,發願奉獻一生青春於道中。關帝聖堂裡的人都稱您「大姊」,可見您在大家心裡是多麼的愛戴與尊重。

雖然您身處道中,膝下無親生子女,我們也都把您視為自己的母親一樣的看待,您對於家族內的後輩,無不視為己出,時常予以提攜,在您臥病在醫院時,還不斷關心我們,不願勞煩大家,「你們大家忙,不需要常來醫院看我!」,您的一生總是在關心別人卻又不想麻煩別人,就連在醫院休養期間,也不想勞動太多人來照顧,不太願意讓人知道,讓人去探視您。阿姑,在您感冒住院期間,您沒有病痛的外表,是您一直不想讓大家擔心,作為子孫的我們,也分批同赴醫院,除了言語上的安慰之外,我們只能像熱鍋上的螞蟻,為您向上天祈求早日康復。

阿姑,就在過年之前夕,聖堂的秀鳳阿姑還問您說,「關帝聖堂這過年要煮哪些菜,您出菜單?」您頭腦清楚地回答著!而且精神狀態漸入佳境,醫生都說您可隨時辦理出院。陪著大家過年之後,您就不再開口說話了,一直進入昏睡狀態,伴隨著血壓持續下降,您就一路回去了,回到關帝聖堂與眾道親告辭。

二月二十四日農曆正月初六日,在親人與聖堂的師兄姐的陪伴下,在誦經聲中,您了無罣礙的離開了這個塵世;入殮當時,雖然再見到您安祥的容貌,但一想到此去人天永隔,我們都悲不能忍,泣不成聲;在此一刻,我們方始深深體會到,甚麼叫做生離死別,這一句話豈足以形容我們的內心的傷慟。

阿姑!您平日慈祥的笑容與靜心的態度是我們所不能忘懷的,但隨著年齡日漸增長,我們都能從您的目光中,見到您關愛的眼神,以及您對子孫們些許成就的肯定。阿姑您是我們的親人,是慈愛的長者,更是一位傑出的點傳師,您是我們最敬愛的阿姑。如果還有來生,如果您不嫌棄,請再續子孫緣。

安息吧!阿姑!您乘願而來,御風而去!一路好走!

       侄  仁磐 率眾親屬一同 哀敬思   2015/03/08

家屬追思文

 

  超人的思維 知行合一

  處事盡心盡力、慈悲、喜捨、廣結善緣,進而創造完美人生。

  這偉大的精神讓後學十分的敬佩,並且永遠懷念。

讓後學分享一段實例:

  三姨,是後學的引保師,當年年輕時是裁縫手藝非常好的裁縫師。不只是手藝好,兼具個性溫和,待人親切。教學時,更是充滿愛心與耐心。

  當時,裁縫師的顧客人數多,生意好,收入也非常的優渥,是讓大家羨慕的職業工作。

  然而,在老前人提起需要三姨長住在關帝聖堂協助幫辦道務,三姨馬上答應,因而放下短暫的凡業,學習聖業所需要的技能。學習濟公老師的『哪裡需要哪有我』,見道成道,廣渡有緣眾生。

  穿雨鞋,進入廚房,學習拿起鍋鏟料理;戴斗笠,學習製香。學習包容,歡喜做甘願受,為道場犧牲奉獻。更希望有更多有緣人可以好好修行,堅固道場,發揮自性的光輝,帶給人世間的兄弟姐妹充滿安詳與快樂。

  三姨真的是一位典範!

                     後學:惠合 永遠懷念您〜緬懷您!

永遠憶念的大姐

敬愛的大姐,今天是您奉安出殯的日子,這麼多的道親家人都來到您的靈前捻香祭拜,在此獻上此篇追思文,我相信此時此刻,您一定在這裡靜靜聆聽。

  這麼多年來您對抗病魔的日子,您積極面對生命的難題,很堅強也很勇敢,但是,至今我仍不敢相信您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了!大姐啊!就連最後您要離開的那一天,也還在為我們著想,不忍心我們半夜驚醒,奔波勞累,您選擇在正月初六日上午9點30分與世長辭,想到這裡對您真的有百般的不捨。

  回想您生前的點點滴滴,一幕幕都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您一輩子為道打拼,為關帝聖堂而奮鬥,沒半點的怨言。您一生勤儉自己,對道親無私的付出,愛護後學,尊重天命。您也十分關愛自己的弟妹,愛惜自己的姪子輩們,對於新進道親更是和善有禮。

  還記得您平生善行愛心,不僅止於對家人。您一生勤儉,對於鄰居朋友,任何需要幫助的人,您也從來都不吝嗇的付出關心。失去您,不僅是我們心中的痛,也讓所有認識您的人都感到惋惜、難過。

  天冷時,總是聽到您噓寒問暖,怕我們餓著,甚至是冷著,您似乎總是這麼堅強,這麼的慈愛。在您溫暖和馨的笑容底下,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我們都不覺得苦,我們都有面對的勇氣與力量。如今,您走了!您受的苦和痛已隨風遠去。

  裊裊香煙陪襯的照片上,慈愛溫暖的笑容依舊,卻再也聽不到您的諄諄教誨,我們的心中有無限的惆悵與感傷。您的一眸一笑深印在每個人的腦海,一轉身似乎還能看到您的身影佇立在我們身旁。

  那天,看著您祥和的睡去,知道您是帶著平靜與滿足離開的!眼淚卻依然不爭氣的冒出眼眶,您的體貼、疼惜,我們將永遠牢記在心。菩薩正引領著您,請您安心的跟隨,不要為我們掛心,我們一切都安好,您的愛將永遠留在我們心裡!

  大姐!您這一生教導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雖然有千般的不願,萬般的不捨。但是,我們一定會永遠記住,您留給我們無窮的愛與智慧。大姐!您的一生已經很有價值了!擁有互相關照的親人,和甚多有情有義的朋友,請您不要再掛心。祈望彌勒祖師接引您魂歸極樂世界,請您安心的跟隨。希望大姐您能護佑所有在場親友內外吉祥,道親身體健康,我們會好好的、用心的護持道場,您在天之靈可以安心。

    別了!大姐!永遠憶念的大姐!    關帝聖堂道親一同 哀敬思  104.03.08

關帝聖堂論語讀書會-101.3.9開學 by 管理員

謝謝辛苦的 程碧蘭講師幫咱們抄書與彙音注音

咱們班導師  王振盟點傳師 帶著大家讀音、解釋、班員們輪流上台讀音、練講,

讀書會的方式上課,很生動活潑,有趣學習,朗朗讀書聲。
點傳師、講師、前賢後學們團聚學習真好,美麗的開學日,
讀聖賢書,培聖賢德,立聖賢志,行聖賢路

本篇文章由 smile66966 前賢分享發表日期 2012/03/10.

 

憶─謝拔雄總點傳師 by 管理員

 「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終身助人善,曾不失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霖甘露。家家獲吉祥,我亦無恐怖。」這話真好!布施該如何做,才能得到好處呢?這話就道盡「無為而作」的微妙處。因為,當一個人心安理得時,便是最大的好處。由此話憶思謝總點傳師,從民國四十五年有幸得聞天道開始,他的一生不就是如此的寫照嗎!

求道後信心十足,非常虔誠,時常騎著350CC重型機車,載著前輩往北港、下坑、阿蓮到處宣揚天道。在關帝聖堂與蘇昭銘總點傳師共同經營道場,合作開發道務,建立很多家庭佛堂。經過許多年在道中的學習、奉獻,民國六十年起,由於道務日益擴展,深覺天道的寶貴與責任重大,且子女也已經長大成人,就在家庭圓滿之後,決心捨身辦道。

就在老前人慈悲指示下,進駐玉山統籌協助辦理玉山各項事務及建設等工作。當時經濟環境不佳,玉山的建設可說是篳路藍褸、胼手胝足,當時所有的建設都是用人手接力一磚一瓦堆起來的。尤其在老前人受考的期間,仍然咬緊牙關將玉山的事務撐下來,建設工程沒有因為老前人的受考而延緩,反而越挫越勇,在修、辦道的這條路,謝總點傳師是以赤誠的心血舖設起來的。

縱觀謝總點傳師的一生,在早期的輝煌事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都奉獻在修辦道的過程中,他提得起、也放得下,對道的犧牲、奉獻、忍耐、赤誠、忠心都到達極至,他以生命灑遍玉山每一寸土地,他的精神與玉山並存,他的偉大精神值得後學們崇仰與效法。

cimny-cheng

2012全球經典會考在臺中 20120527天僔聖堂記錄 by 管理員

早上六點半,我們從桃園天僔聖堂搭遊覽車出發,一行30人,要到台中市政府廣場參加2012年全球經典會考。這次非常難得,有台灣、濟南、香港、澳門、廈門、曲阜等兩岸六地考生組團前來應考,還有來自印尼、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地的朋友,共四萬多人與會,考生年紀最大的為94歲,最小才2歲。

九點多,我們就到達台中市政府廣場,下車後,走進會場,放眼望去,到處人山人海。太陽好大!大家先集合,彩琴姊準備跟大家說明等一下要坐在哪一區。

這次帶領我們來台中的,是曾泉禎點傳師、許家溎講師    賢伉儷。

人山人海,看到沒?好多讀經比賽的大朋友、小朋友唷。

這小男生背誦經典時搖頭晃腦,好投入,真是可愛啊!

20120527-8941.jpg

青年才俊也來讀經,這是寶光崇正的年輕人唷。

20120527-8961.jpg

寶光崇正的年輕夥伴正在教小朋友摺狀元帽。

來到台前找到位置坐下,大會即將開始。

看,好多人!出動專業攝影團隊及設備拍攝這次的讀經活動。

這是印尼代表團,友組點傳師帶著印尼的道親回來參加活動。

拿著扇子的是韓國學者,由元智大學中文系主任鍾雲鶯教授陪同前來。最左邊是鍾教授,右邊三位是韓國學者。

全體起立,由司儀宣讀祭孔文,讀畢,大家向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孔子行三鞠躬禮。

這是濟南來的參訪朋友,歡迎歡迎,請掌聲鼓勵鼓勵。

中華經典研究學會理事長翁嵩慶先生說:舉辦讀經會考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多讀經典、勤學、知書達禮,齊誦禮運大同篇,希望世界大同的理念能傳遍全世界。

這是這次活動的園遊券。

現在是台中市大家長胡志強市長,胡市長說,去年辦在濟南,濟南有三萬多人參加,與濟南同步連線的台中公園也有一萬多人。今年由台中主辦,胡市長說:「一不小心」就超過四萬人報名。

接著,胡市長頒發獎狀給推廣讀經有功者,眾前賢上台,我聽到王老前人、王總點傳師、林總點傳師的名字,趕快上前要拍照。

這是我們的王總點傳師,總點傳師的右手邊是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廖副理事長,再過去、被白衣服前賢擋住的是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李理事長。

現在領獎的是我們寶光玉山的前賢。

現在領獎的是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李玉柱理事長。

現在領獎的是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廖永康副理事長。

現在領獎的是我們的王寶宗總點傳師,請掌聲鼓勵鼓勵。

天生聖堂黃奇順點傳師代表林光雄總點傳師前來領獎。

這些都是過關的小朋友們,等一下要上台領獎,好棒!

胡市長、賴義鍠市議員與所有推廣讀經有功的受獎者一同合影。

看!兩岸六地的大活動,攝影陣容龐大。

大陸參訪團致贈胡市長的字幅「志拓華疆」,致詞時也說推廣讀經的重要性。

王總點傳師與韓國來的學者握手寒喧。鍾教授為彼此介紹。

舒璟、雅瑩說:「李老師耶!」趕快拍下來,老師也來讀經嗎?

攝影大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李老師:「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瞎猜版對白)

稍早,台中大新國小一千多位師生一同背誦〈禮運大同篇〉,千人齊頌,聲勢浩大壯觀,他們用真誠的心、認真的態度,再搭配手語,表演結束,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左至右:彭舒璟、彭雅瑩(兩姊妹)、黃鈴惠,天僔的生力軍,三位很優秀的妹妹。

我又緊張又興奮地跑到王總點傳師面前,說明我的所屬地區,請問總點傳師是否可以讓我拍張照,總點傳師微笑答應。王總點傳師神似王老前人,也繼承了老前人脈脈相傳、承上啟下,傳承慧命的使命。

熱鬧非凡的園遊會,擠進去不容易啊!

發一崇德光慧文化事業也有來,這裡有好多關於讀經的書籍,歡迎大家一起來讀經。

這是會場裡資訊組作業流程圖,有條不紊,非常清楚。

資訊組登錄成績中,感謝這些前賢,謝謝大家,辛苦了。

 

看到這件夏令營T恤,我開心地跑上前與道親相認,雖然不知道這是哪個地區的前賢,但看到這件衣服,我好開心!

看出T恤上的字是什麼嗎?是「敬畏天命」。天命傳承,你我有責。

寶光玉山夏令營好棒!101年度夏令營要開始囉,請大家密切注意各聖堂的發布訊息。

讀經不分男女老幼,活到老,學到老。今年年紀最大的考生是98歲唷,不知道是不是我拍到的這一位。伯伯好棒!

雖然我很小,雖然我有點緊張而忘記,可是媽媽提詞,我就背出來了。

小妹妹倒背如流啊!

草坪上可愛的孩子。

兩兄弟,右邊是哥哥,他在默背,旁邊是弟弟,他告訴我他今年考過九科,明年還要再來。

這是我們的妹妹,我們都好喜歡讀經。

經典的潛移默化可以改變人的氣質,這位有內涵又認真的小姐真美麗!

草坪休憩處,不分老少,大家都在讀經。

國語、台語沒問題,英文、日文也都通,歡迎全世界的朋友們大家一起來讀經。

通過了!戴上狀元帽、敲響狀元鑼、走過狀元橋。

狀元橋上美麗的母女檔,小妹妹好棒,妳也是讀經狀元。

狀元橋側面繪有祥獸麒麟,祥雲獻瑞,麒麟抓著聖旨、葫蘆、官印與如意,大家知道這代表什麼意思嗎?就是金榜題名、加官晉祿、福祿如意。

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沈智慧理事長致詞。

寶光崇正伙食團好多年輕夥伴都來參與盛會,每個地方、每項工作都能看到寶光崇正青少年,年輕就求道、修道、辦道真好,謝謝你們!這位頂著「蕉寶寶」的年輕人非常努力地推銷他們這一攤的產品唷。

台北天母國小小朋友也來了,用朗讀、演戲的方式呈現孔子與學生談志向的故事。孔子之志─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

回程路上,我們到苗栗五穀文化村參觀。看到牆上的稻草結了嗎?它叫作注連繩,在日本到處可見,能趨吉避凶。苗栗公館有全台獨一無二的注連繩工廠,外銷日本三十多年。沒想到結穗前的稻草反而帶來更高的經濟價值。

20120527-975.jpg

大家在看什麼啊?原來在重溫兒時的古早味。

來!來!來!集體大合照!

第一張,攝影者未入鏡;第二張,攝影者入鏡,導覽小姐幫我們拍;第三張,紅衣服的阿姨姍姍來遲,快!快!快!這才是全員到齊。

 

感謝天恩師德,感謝祖師鴻慈,感謝師尊師母慈悲保佑,今天讀經活動圓滿成功,大家一路平安、精神愉快、滿載而歸。明年我們還要來。

 

相關新聞報導:

http://n.yam.com/cna/life/201205/20120527933683.html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2/05/28/84.html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18745104/article-%E5%85%A8%E7%90%83%E7%B6%93%E5%85%B8%E6%9C%83%E8%80%83-4%E8%90%AC%E4%BA%BA%E8%80%83%E7%8B%80%E5%85%83?instance=tw_bull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211348

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622286

本篇文章由 林 穎芝 前賢分享發表日期 2012/05/29.on 2012/05/31.

我讀《論語》的小小心得 by 管理員

這些只是後學的感受,也許有錯。

後學是野人獻曝,只是抱持著「如果這有一兩句話是對人家有好處」的想法,想與您分享。或許再次腦力、體悟激盪,可以擦出更多火花。

剛求道時,好多不懂,樣樣要學,一有所悟,心有所感,都令初學者欣喜。

再進階,得同修切磋琢磨、扶持鼓勵,豈不快哉?

而人生無常,因緣聚滅,繁華落盡見真淳,處暗室而不欺,隨時有十目所視、十指所指的戒慎恐懼心態,大概就不會走錯路了。

 

 

《論語‧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白話文解釋:
學習(效法)後,然後反覆練習,不是令人感到愉快嗎?
有志同道合、可親善的朋友從遠方來,那份快樂,不是察而可見的嗎?
不被人知而不感到生氣,這不就是君子嗎?

讀後感:
從出生到年輕的階段,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會的,我們必須學習,還要反覆練習,練習久了,就會熟練,熟悉,才能專業,再加上思考而得的改進辦法,才能晉升專家。年少時的我們,在學得時、在有體悟時,心中自然會升起愉悅的感覺,每當有所得,我們在心裡說:「啊!原來是這樣啊!」那表示我們進步了,有些未通之處通達了。這種學習上的喜悅,只有自己才是最清楚的。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只是一面之緣,有些人成為我們短期的朋友,有些人跟我們相交數十年。年幼時的我們純然潔然,無主見;長大了,經歷了人事上的歷練,我們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始至今,很多人在我們身邊來來去去,歲月裡淘選下來的,真的是跟我們能談得來的,是志同道合的,是理念上、觀念上相近,也願意包容彼此的差異、對彼此好,才會成為幾十年的老朋友。這樣的朋友,即使不常聚首,即使分隔很遠,當能相聚,怎不令人感到快樂?有時候,我們在書裡遇到這樣的朋友,也許是讀著李白的詩、蘇東坡的詞,我們心有所感,我們懂得詩人當時的感觸,這樣的知己,穿越了時空的限制,從千百年前的歷史來到眼前,藉由其著作,我們能找到跨越古今的知己,怎不令人雀躍不已?我們在歲月裡學習、在人世中磨練。有幸者,能漸漸在紛雜情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並培養提升自己的能力、體悟出自己待人處世該有的態度、磨練出面對多變世事的情緒管理能力,我們懂得有些原則要堅持,有些態度要守住,有些方向絕對不改變,譬如依仁由義,譬如行善,譬如不違反良心。這些,即使沒有人知道,我們也不宣揚,我們也不生氣,只是內心明瞭這是我們該做的,這是我們為人該有的態度。這樣的人,能有正確的觀念,能行正確的事情,就可以稱之為君子了。原來,《論語》一開始的這句話,就是談我們的人生各階段。從前我只是隨書本上的解釋把它背誦下來,分別理解。如今,歲月送我的禮物,就是理解、體悟的能力更加深刻,我才懂得這句話原來就是我們的人生寫照。教孩子時,我跟孩子侃侃而談,說出如上體會,孩子懂得,可以不像當年的我死記而已。我心裡充滿感恩,歲月對我是如此溫柔寬厚,上天是如此眷顧著我,讓我一路平順地走到現在。
人生,要謙虛地學習,要體悟,再與人分享。
若沒有知己,至少還有天地知我,我必要堅守該守的正道,行該行的路。

本篇文章由 林 穎芝 前賢分享發表日期 2012/03/16.

~~追思~~陳峰永總點傳師生平事略 by 管理員

 總點傳師,原名介石,由於避諱先總統蔣公名諱,改名峰永,至今仍有親友稱呼原名。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人。生於民國三十三年正月二日。府原來經營漁業,先府君為一船主,育有七子一女,峰永公排行第六,兄弟皆子承父業,唯峰永公於七歲時隨家遷台後,即不再從事漁業。早年家境清寒,困苦可知。但峰永公幼承庭訓,努力向上,樂善好施,溫柔敦厚,好學不倦。因而養成詩禮傳家,勤儉好學的儒學家風。

峰永公自十四歲經由董日福先生認識成大郭柏川教授,為入室弟子,勤學西畫。師識其奇骨獨具,破例未收分文學費,即剩餘顏料亦贈于峰永公使用。盡心提攜不在話下,猶建議出資鼓勵其赴日深造,導演郭宏南邵逸夫皆曾賞識其天份而有納入幕下,成為美術指導之意,惜均因道務為重而婉拒。師以其為純藝術創作之長才,不忍其犧牲在商場。十九歲即開始在畫壇嶄露頭角,十九至二十二歲當兵入伍,在軍中作各種畫作而名聞遐邇,媒體甚至大篇幅報導他的繪畫才華,如俞國基先生所說,他能洗盡學院之俗,以深厚之素描功力,加上性格的注入,呈現生命之美。這是他一生作畫的最好註腳。自轉入宗教後,即一大轉變,創作均以宗教背景為多,尤其對一貫道玉山寶光聖堂的建設相關的創作為多,只偶而參展。曾獲一九七一年南美展市長獎,多次入選全省美展、南美展。各地參展、個展不計其數。台南市文藝作家協會評為中堅畫家,並擔任南美展評審委員。在南台灣為一資深畫家。從艱苦的環境當中能歷練出如此突出的藝術表現,實屬不易。

    峰永公最引人永志難忘之處,是對一貫道的貢獻,民國五十五年,在興毅組台南莊氏佛堂求道,受點傳師成全,五十七年因機緣到寶光玉山王老前人處接線。遂於該年在天法佛堂清口,學道期間騎腳踏車往返於白沙崙陳安南校長處學習四書,風雨無阻,前後四、五年,其毅力可佩。與好友杜春泰一起行道多年,當時接線者多人,其餘的人皆散去,唯峰永公能留下來,終生不改。接線後皆在總號老前人處學習,後來歸屬關帝聖堂。七十五年起始往玉山工作,離家日遠,不克天天關心家事,尤其長年在家守候的妻子,可貴的是峰永公天天甚至三餐必以電話問候妻子,關懷妻小,解決家中困難,非常人所能及。離家工作十五年,其能讓妻子無怨無悔,唯峰永公一人而已。

    玉山的建設從七十五年後殿無極天殿起,就有峰永公的足跡。從洛水神龜河馬負圖,到後殿的每一個細節,都經其籌畫考量、參與監工、動手繪畫圖案,尤其殿內的造型與內涵,融合五教精華與一貫道道義,彰顯一貫傳承的真實義諦,行不言之教,可謂盡善也盡美也。色彩的採用是峰永公最用心也是最難處。因面積大,要做到整體的色彩調和,是藝術家最須用心的地方,尤其百餘公尺高二十餘公尺寬的壁畫,要一眼望盡已是困難,更何況要全面用色而不荒腔走板更難。若論一貫道有無代表作建築,則非玉山莫屬。這是峰永公一大貢獻,也是其最得意的代表作。後殿的落成工作讓峰永公備極辛苦,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工程,都要跟著做到完成。全部的彩畫都是他籌備、鳩工,甚至親自動手繪製。這個佔地幾千坪的龐大工程,能矗立於南橫,成為南瀛八景十勝之一,後殿實佔一地位。這是峰永公的功勞。將屆落成的階段,由於趕工每天睡眠僅兩小時,其鞠躬盡瘁至此,令人感佩。之後還有前殿與靈塔的整修工程,玉佛的安座,都在他的籌畫之下完成。唯一未完成的道統圖,幸有長子典懋克紹其裘,得以成。

峰永公由於積勞過度,自八十九年九月,往大陸九寨溝旅遊返家後,即覺身體不適,頭部有昏眩現象。十月底經台南新樓醫院檢查證實罹患頭部腫瘤。因懸念玉山寶光塔整修工程尚未完成,強忍不適繼續工作四個月,待寶光塔竣工,先靈安座完成,方於九十年一月卅日,赴台北榮總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做得很成功,靜養兩個月,於四月初祭祖時,開始赴玉山為祭祖工作籌備。九十年農曆七月十九日曾三度親往大陸視察玉佛雕刻工程。第三次赴大陸返家後,慢慢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但身體並無不適。自此始專心待在家中養病。九十年十二月十六日,身體感覺不適,駐進奇美醫院,十天後又轉新樓醫院,經八天再轉台中中山醫學院接受治療,二十天後因受細菌感染,於九十一年一月二十一日下午六點卅六分仙逝於台南家中,壽終正寢。

    峰永公一生競競業業,從困苦中求上進;從困難中求解決;從荊棘中開路,從未推諉塞責。勇於承擔,至於完成。其毅力、其擔當、其勇氣、其智慧、其藝術、其忍性、其眼光、其盡瘁,綜觀半世紀之玉山道中人物,無人能出其右,是道門龍象,可為千載典範。

cimny-cheng 

追憶與蘇總點傳師昭銘大德一段相處之緣 by 管理員

   蘇總點傳師的道中生涯,在賢內助(林蜜總點傳師)相輔相成之下,正是壯年有為之期,歷練的過程中,全憑一股對上天的虔誠發心,才能完成聖凡兩美的道業,實為後學的楷模典範。

    尤其他待人的個性是豪爽、熱情、誠懇的,對人、對事親力親為,如有過錯一定親自承擔,讓當時在他身邊的點傳師們感懷不止,時時刻刻鞭策自己不敢稍有懈惰之心。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六十年代老前人受考之時,道場大部份的活動幾乎停辦,但蘇總點傳師在幾位有心的後學建議之下,恭請當時在府城很有名氣的私塾老師-施劍峰老先生,來道場開辦四書經典班。此種決策,就像在當時人心煌煌、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替大家注入了一針定心劑,道場的菁英陸陸續續的回歸。若不是蘇總點傳師智、仁、勇兼備的魄力,運用私塾老師教學四書來延續道氣,那當時的後果一定不堪設想。

    更勝一籌的是驚動了管區,派了便衣警察來巡視,順便向相關單位備案,此舉演變到後來,「復興中華文化台南支會」就是在關帝聖堂成立的,造成台南地區國學研究班在七十年代轟動一時,蘇總點傳師這雙推手功不可沒。這是後學跟蘇總點傳師的一段道緣,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心有戚戚焉!

後學:陳燦能敬奉

永遠追思感恩懷念的先賢-肅敬、定襄大仙 by 管理員

光陰似箭,一轉眼,就是數十載,後學認識兩位前賢,是在安平路天益聖堂度大仙批訓時。

在四十幾年前,醫學不像現在那麼發達。在那時候後學懷了龍鳳胎,民國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下午二點十分先生下女兒,相隔二個多小時仍然未見男孩子出生,而且根本無動於衷;此時醫生告訴鄭副總點傳師說:「鄭先生您夫婦不是都吃素嗎?那就您們佛祖慈悲吧!」這時候鄭副總點傳師第一個想到的是肅敬大仙(林蜜點傳師),就向醫院借電話撥給林蜜點傳師,把後學難產的情形告訴她,林蜜點傳師聽了之後,告訴鄭副總點傳師,你先在醫院的產房,手抱合同同時呼請南海普陀山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三聲,我馬上到。她匆匆忙忙拿著一杯清水(供茶)給後學喝,後學喝了之後,不到幾秒鐘男孩子從腳生出來了,時間是下午四點二十分,醫生很驚訝說:「這是難產『古時候叫倒踏蓮花』,很危險的。」醫生搖搖頭說:「很奇妙!只是一杯白開水,就有那麼靈。」是的!一杯佛茶救了後學母子。

俗話說:「錦上添花有人做,雪中送炭何曾有!」,但是,就有人這麼做,蘇總點傳師(定襄大仙)在後學夫婦最困難無助的時候,他毅然的將自家大廳借給我們開毛線班,是織外銷毛衣片,使我們能夠度過這個難關,他就是「定襄大仙」-蘇昭銘總點傳師。

雖然,過了四十幾年了,我們還是刻骨銘心的感恩,沒齒難忘他的大恩大德,所以到現在我們還是對他無限的追思與懷念!文雖然很短,但是,它代表後學夫婦對他們兩位老前輩的感恩與追思。         

後學:陳欣惠敬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