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法祖為吾中華民族固有文化中思想之主流。吾道所禮者最高主神為無極老母,乃萬物之源頭。而人類乃萬物循環中最後且為最高級之形態,向稱萬物之靈,得配天地為三才。其間之演化過程,何止億萬年。<易經>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 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禮義有所從。」又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相乘而為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本散萬殊,一氣而成萬物,故追本淵源,人類之源頭及能生天生地生萬物之無極天帝,或稱無極老。老子曰:「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子思曰:「惟天下致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 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能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矣。」故尊天法祖乃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之觀念法統,亦是倫理思想之發源。<尚 書‧堯典>云:「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雙時雍。」孟子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既敷五教而守五倫,則國治天下平。

而古來有至德要道,自天子以至於庶人,莫不以修身為立德之本。修身莫不發乎誠,奉行百善。百善以何為先?曰孝也。故聖人之德無越乎孝;聖人之教亦以教孝為首,成其不肅而成之大教也。故夫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曾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故聖先賢致孝之德有如是乎。觀夫今日,善繼聖人之志者,當首推一貫道矣!何也?自 道降火宅以至於今,歷代祖師前賢及成道列祖列宗,被襤褸、斬荊棘、履霜雪、沐風雨、披星戴月,備嚐艱辛,其辛酸豈歷盡滄桑一語可道盡乎?厥功之浩偉又豈萬 古馨馥為絕詞焉?然乘今日之蔭,思前人之德庥。而先靈何以崇?神明何以彰?祖德何以流芳?後人之景從何以表宣?子曰:「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諸位前賢為善繼聖人之教,大發慈悲,乃有恢復祭祖古禮之舉。清明時節,霏霏冷雨,更激思古念親之情,故擇於每年清明節前 後行之。起靈塔造聖殿,先靈有托,祭祖配天,祖恩得以表彰矣!更以之大行德教,民德歸厚,風俗既頹可以挽矣!

夫子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此固為吾道親所宗法,冀終身之間而不違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以此為修身之起點。然如諸位前賢之嘆曰:「惜哉!斯至 道聖教,四海之大,行之者有幾人歟?」乃因科學之世,科技昌明,日用愈敷,六賊交使弛,誘引之因,千萬於昔。百工交競,強者生存,四為綱常,無復論矣,唯 欲振聾發瞶,暮鼓晨鐘,非吾道親齊力發揚固有文化,以孝道敷四海,端正俗風,革新時陋,則誰歟?然如之何哉?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 禮。」又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生事愛敬,死事哀 戚,生民之本盡矣!」然如之何死事哀戚?曰:「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夫子言之鑿鑿,然安厝祭祀之 俗,乃時之大陋也。如王老前人於(玉山寶光塔記)云:「蓋自古至今,凡去世者,皆葬於荒野山坡、或平地良田。其墓重疊,佔地無限,葛蔓施蓋,荊棘阻途,牧 牛踏蹋,野犬翻屍,鼠兔爭穴,毒蛇潛伏,洪水沖流,墓牌被偷,十有九破,靈骨暴露,山氣不彰,水神不秀,墓地昂貴造價甚高,可謂不潔不淨,不固不便,不整 不齊,不儉不雅,百無一善之末法也。」,「每到清明佳節,孝子賢孫,稍萌孝念,欲事祭掃而難得辨認,錯祭他墓而望野興嘆,久生厭煩,裹足不前而廢者眾 也。……平地奇缺之世,陽宅均向高空,而獨墓園廣佔可乎?」因而須造靈塔,一為美化,便可清靜仙靈,使其子孫樂於祭祖。眾道親摩肩接踵胼手胝足,合力出資,越三載而塔成。塔既成莊嚴,靈既托清靜,而祭祀者何?

乃有春季祭祖大典之舉,一切規模因古禮而佈新章。草創之初,篳路維艱,物力不闊。 而思及聖教不可廢,祖恩浩蕩,為慎終追遠,仍不計所資,於聖堂之前,塔建式場,華麗不足,莊嚴可宗。斯時此勝地也。鍾靈毓秀,龍蟠虎踞,扶巒疊翠,茄苳蓊鬱,香風更兼細雨,月琴仙穴,川環珠藏。思親亭前,川流不息,皆為孝子賢孫。絲竹笙歌,六佾翩然,行禮如儀,一環一扣,皆有周禮風度,即夫子世,亦必仰天 而長嘆斯文有後矣!

玉山寶光聖堂之寶光塔六十四年完成啟用。規模宏偉,美侖美奐。於斯焉,明堂廣設, 香花茗果,薄酌素餐,孝思芳馥,莊嚴無比。登斯堂也,而天人相文,神恩慈顏,猶歷歷在心目之間。孝子賢孫,不必履荒刈草,終至廢也。今天道已解禁,政府開 明,每年祭祖之際,特邀各界名流、學術大哲蒞臨觀禮指導,期欲將此莊嚴肅穆之古禮,為天下倡,而為教忠教孝之典範焉。

春祭:<禮記>:「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是故君子合諸天道……。」

意思是說:祭祀祖先的次數不能太多,太多了就會產生厭煩,厭煩之心一起,就不敬了。但是也不能太少,太少就會怠情,久而久之也就忘了,所以君子都選擇天地四時轉移,景觀差異最強烈時,尤其當春雨既濡之時,最能引發人們對親人思慕之情時,來舉行祭祀。

鼓三嚴:典禮伊始須先擂鼓三通,此稱之「鼓三嚴」。「嚴」乃戒意,亦即提醒眾人典禮即將開始,務必誠心肅穆。聲徹雲霄的三通鼓,敲開了祭祖聖典的序幕。

迎神:古代進行祭祀時,事先找一位旁支晚輩穿戴先人生前的衣冠,坐在祭祀席位上, 稱做「尸」,加強祭祀效果,使祭者於恍惚間有音容宛在的感覺,這種滿心都是親人的形象,彷彿若有所見的感覺,好像真的能又像親人生前一樣,再一次的盡一份 相敬的心意。在數千年的變遷,現在已看不到這種祭禮形式,均已用祖宗牌位取代了。今天迎神,就由主祭者、陪祭者親將明德堂、進修堂、至善堂等各列祖列宗靈 牌神位,恭迎至祭祖殿堂。

行獻供禮:獻供禮,就是獻供品,對上天及諸天神聖表示恭敬之意。首先,獻結緣香,再由排班者與獻供人身着禮服,行禮如儀,依序將敬果獻於壇前,其禮節至為莊敬、肅穆、穩重安詳。

行上香禮:<禮記>云:「致齋於內,散齋於外。齋之曰,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齋三日,乃見其所為齋者。」

古時祭祀前,有齋戒的準備。這裡所說的齊戒,不一定是清口茹素,一種是希望祭祀當 天沒有外在事務打擾,而預作處理,教做「散齋」,祭統篇說:散齋有七天。一種是專對內心雜念的排除,叫做「致齋」;連續三天專注的念親人生的日常起居、言 談笑貌、志趣意向、喜歡的事及嗜好習慣等等,即有音容宛在之感……,現在我們來上香,就會更有意義了。祭祖先與掃墓,惟中國與日本有,中國人在農業社會 時,清明掃墓同時也是告以將插秧也,秋祭則於家,告以收穫也。

古語云:「慎終追遠為真孝,生事以禮為順親,若以養親為孝盡,親無獄憂子怎兮。」所謂「面祖思親無語對,思古幽情黯然生。」步上祭台,手持清香,虔誠祭拜,謹表感懷祖德浩恩,欽記祖訓,許下宏願,立身行道,廣度眾生,揚我天道,耀我祖德,以報答養育之恩於萬一。

行初獻禮:子曰:「孝子將祭,慮事不可以不豫,此時具物,不可以不備,虛中以治之,宮室既脩,牆屋既設,百物既備,夫婦齋戒、沐浴、盛服,奉承而進之,荐其荐俎,序其禮樂……進退必敬,如親聽命。」

也就是說,祭祀前一切事務都要穿著禮服,依照禮節程序,配合禮樂,將祭品進獻。惟進退間,內心必須充滿孝敬的心意,就像在聆聽祖先的吩咐一樣。在初獻禮中,分別進獻香、花、茶等祭品,然後恭讀祭文,此時全體面向神位肅立,靜聽祭文。

行亞獻禮:孔子曾說:主持祭祀,只要本著深厚的愛親之心去做,怎麼做都是對的。這種愛親之心的表現,不須經人指點,但是身為助祭者之執事者,對於任務的內容、儀節、規矩等,必須事先學會才行,必須保有謹慎小心的態度,不能有一步走錯, 亦即應該濟濟漆漆然也。此時,由主祭者依序獻上香、果、饌等祭品。

行終獻禮:子曰:「其立之也,敬以詘。其進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將受命。已徹而退,敬齋之色不絕於面。」

這是說明祭祀時,站立在祭席上,內心要充滿敬意,身子微微向前俯傾。走進祭席時, 內心要充滿敬意,自然地帶有愉悅神態。進獻祭品時,要內心充滿敬意,自然地帶有樂意,請神享用之表情,退立一旁時,還要有如將受命之神態。孝敬誠懇的神色 都不要改變,這樣的祭祀,才不會變成虛文假套。

終獻,獻上香、爵及帛。

望燎:讀祭文者捧祭文,司帛者捧帛,司香者捧香,三鞠躬。經過隆重簡單的三獻禮之後,祭典大致完成。接下來的望燎就是將祭文及匹、帛送到燎亭燃燒,兩眼虔誠注視至燒卻為止,轉達祭祀者虔誠敬獻之意。此時,全體面向燎位,望燎。(望燎: 由旌麾前導引主祭者詣燎所,讀祭文者、司帛者、司香者、陪祭者隨後,待祭文、匹帛、香燒卻後始復位。)

送神:最後,將明德堂、進修堂、至善堂等先祖神位送回各堂原位,全體面向外送神,一鞠躬,在悠揚的聖樂引導下,完成祭禮。

禮成,謝幕。

王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