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寶光塔記
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惜哉,斯至道聖教,四海之大,行之者有,幾人歟。時尚科學之世,競爭雜期,綱常掃地,倫理廢弛,四維不張,陋習不改,災異叢生矣。
夫,斯堂斯塔之所建者,欲能有恆遵斯聖教,真心常守孝道,善繼聖人之志,慎終追遠、餘力行善,革新不適時陋,而挽回忠孝仁義、親愛和平、溫良清靜、盡善盡美之古禮者也。
62年老前人為寶光塔親自打樁
蓋自上古至今,凡去世者,皆葬扵荒野山坡,或平地良田,其墓重疊、佔地無限、葛蔓施蓋、荊棘阻途,牧牛踏塌、野犬翻屍、鼠兔爭穴、毒蛇潛伏、洪水沖流、墓碑被偷、十有九破、靈骨暴露、山氣不彰、水神不秀、墓地昂貴、造價甚高,可謂不潔不淨、不固不便、不整不齊、不儉不雅、百無一善之末法也。每到清明佳節,孝子賢孫,稍萌孝念,欲事祭掃而難得辨認,錯祭他墓而望野興嘆,久生厭煩,裹足不前而廢者眾也。 在此人滿為患、糧食不足、百工發達、廠房林立、平地奇缺之世,陽宅均向高空,而獨墓園廣佔可乎。 且人心已著物質,又喜新厭舊、愛幼嫌老、羨美怨醜、好生惡死之時,若不日新舊制、裝飾寶塔、美化枯骨、清靜仙靈,使其子孫常樂面祖,喜探天堂藝術,知死猶生、精神永在、回憶養恩,則一代不如一代,錯覺人死燈滅,念頭全變、情理俱亡、人當物質、忘恩負義、競相爭奪、無惡不作、損人利己,天下愈不寧矣。
寶光塔眾道親施工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