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聖堂開拓史
一、前言
自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後……,因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大陸南京失守、太原五百完人,不屈殉職,四月二十七日撤離上海,六月十五日台灣省政府幣制改革,開始發行新台幣並發行銀圓劵,至十月一日在北平成立中華人民共和 國,十月二十五日,第一次攻打金門,未果,此天時也;十二月政府遷至台灣。至民國三十九年十月開始實施三七五減租,對佃農而言是一項福音,但當時因為經濟落後,百業蕭條,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各行各業都面臨重大的考驗,至民國四十三年十月,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後,對農民生活始有莫大的改善,當時以農業立國的台灣也有鼓舞作用。上述期間也奠定了一貫道在台灣開荒的時間背景,即將邁向發展的新旅程碑。
二、王壽老前人求道因緣
民國三十五年後,蘇秀蘭老前人自上海到台灣開荒,展轉至南部嘉義、台南、高雄開荒;在嘉義、義竹鄉傳道時,王壽先生萬緣際會、心領神會的終於求道。在蘇老前人的領導之下,開始向外開荒義竹嘉義、鹽水、新營…拓展,王壽夫婦倆求道後, 一面研究四書、五經,誠敬禮遇蘇老前人,設立佛壇,並請邱鑾嬌女士母親擔任壇主,即為當時的「信民壇」開始拓荒辦道;正式奠定道脈,即是今日台灣一貫道寶 光玉山道場的初基。
民國三十七年七月王壽壇主奉命到香港由師母老大人親自奉命為點傳師,隨即開始一生的辦道、拓荒生涯;至始,王壽點傳師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移至道務的推展,當時王老前人所從事的醬菜業的製作與買賣,生意鼎盛。當時台灣是戒嚴時期,一貫道是政府取締的對象,由於道親增加快速,引起當局的注 意,時常有警察臨檢聖堂,或將堂主或道親調至派出所詢問,那時邱鑾嬌女士常常需背著哺乳的嬰兒前往接受詢問;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因離家路程遙遠,回家時都已晚上,道路又沒路燈,行人稀少,又背著小孩,心裡實是萬分驚恐;想著一生自求道、辦道、傳道一路走來心中坦蕩、道心不移、信心堅決、繼續傳道,道親因此更加深信不移;經過了數年的驚滔駭浪,也安然度過辦道的時光,小孩也到了入學的年齡,經與王老前人商討,決定全家遷移至台南市開元路定居,道務的中心發展也逐漸以台南市為核心。
三、拓荒台北.奠基天生
民國四十三年,王壽點傳師長兄,王水稻先生,舉家北遷萬華火車站(堀江町)租屋定 居後,王壽點傳師和嘉義邱新安點傳師和幾位前賢商議,由王水稻老先生租了一間木板屋(及莒光路、汕頭街派出所對面),做為臨時佛壇,並請王水稻老先生擔任 壇主,並由其千金王玉小姐(在台南曾服侍蘇老前人一段時日),實際負責推展道務和成全工作;王小姐半聖半凡,並以裁縫業補貼佛堂開銷。於四十五年十月十日 雙十節,王水稻氏佛壇設立,寶光台北道場正式奠基。
民國四十六年,黃雲雨點傳師北遷,協助道務推展廣渡有緣;後為因應道務需要,在民國四十七年初,於西園路二段一九八巷(即今之雙園街)購置二層樓房,於八月五日落成,做公共佛堂恭請仙佛臨壇訓示:「『靈』光至虛無聲無色、『隱』顯身中 不指難明、『顛』顛倒倒醉生夢死、『僧』來化渡彼岸可登」。「命名『天生』兮齊記心田、一六在北兮理象關連、水生萬物兮潤汝心田、草枯一首慶祝今天」。承 蒙濟公活佛慈悲賜名「天生佛堂」。落成之日,南北道親眾多,賀客盈門,當時因交通不發達,隔日才能返回南部;就在道親平安返家後次日,深夜中、南部豪雨不停,大肚溪、濁水溪、八掌溪、曾文溪,洪水暴漲,因逢漲潮,海水倒灌,變成水鄉澤國,即是當時著名的「八七大水災。當時鐵、公路交通全部中斷,田園房舍、 財物流失、死傷慘重、損傷不計其數,真是哀鴻遍野,人心惶惶,造成空前未有的浩劫;此時聖神仙佛,屢顯救劫,奇蹟頻傳;因此道務普傳工作迅速推展開,設壇、求道的人接續不斷,如三重埔、雙城街、和平東路、松山…等地區相繼設壇。
民國四十八年初,慈祥的蘇老前人來台北巡視道務,由朱金滿壇主踩著三輪車恭載蘇老 前人,並由胡點傳師與劉點傳師護駕,陪同視察和平東路、雙城街、三重埔、等地區道務。返回台南由於交通不便,長期的為道務南北奔波,開花結果、傳承薪火、 奉獻終生,數月後,終至積勞成疾,成道;回天繳旨。蘇秀蘭老前人一生奉獻著台灣,以愛心、細心所栽培的種子,歡喜、祥和、溫、良、恭、謙、讓的典範,懿德 流芳、山高水長。(詳見寶光玉山拓荒者一),後由王壽點傳師接掌前人繼續領導拓展道務;當時高點傳師招治,初開荒於新竹,在中央路與東大路口開設佛堂,壇 主曾文章先生開設美麗種苗園,此後道務成全,就交由天生聖堂黃雲雨點傳師負責;民國四十九年於青草湖風景區前山坡地建一間公供佛壇。並於民國五十年三月三 十一日(農曆二月十五日)恭求師尊慈訓:「『瘋』狂世界不見真宗、『僧』道變相盡是左傍、『濟』救慈懷幾無良方、『顛』顛倒倒何時大同」。「新春風光到山 來、景色清秀法壇開,地靈氣結理氣合、五行分明眼前排,天時地利人和配、道德力行志莫灰,苦海人生誰不苦、不得真理永悲哀,……晚景能造大善事、將來快樂 實無邊,清心寡慾自修煉、天理昭彰表誠虔,有壇有號名正順、『天清』壇號保守全,眾徒協力勤渡眾、齊上慈船滿載還」,……。此後數年間,仍由黃雲雨、陳錦 福兩位點傳師推展道務;到民國五十四年,高點傳師協助道務推展,同時王前人與翁謠總點傳師也大力協助推動,使新竹道務成長迅速,爾後,由天生佛堂參與道務負責至今。
民國65年台北天生分會眾點傳師南鯤鯓代天府前合影